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 > 干训文件 >
遵义红色文化: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来源/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7-19 15:45     浏览次数:1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遵义老城杨柳街北段东侧。
8ac5705640efc2a398dc29c4b08b2e09_145059.png
  这里原是清同治五年(1867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的天主教堂。该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装饰华丽,异彩流光;学堂则是中式庭院风格,立柱青瓦,古色古香。中西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紧紧相邻,相互辉映。除两座建筑物外,学堂前还有一大片植有花卉的草坪。草坪四周,大树参天。整个教堂占地面积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围墙。两扇巨大的朱漆木门形成的门庭,是教堂进出杨柳街的唯一通道。
  中央红军1935年1月进驻遵义后,红军总政治部所辖的组织、宣传、青年、政务等部和秘书处机关都设在天主教堂内。1月的群众代表大会和3月的干部大会都是在这里召开的。
  为了发动群众,1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迅即召开各界各行业的群众代表大会。应邀来开会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篾匠、裁缝、打草鞋的、摆小摊的以及商店老板、行业师傅、教员、学生近两百人。在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主持下,通过群众代表的认真热烈讨论,决定筹备成立“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及“赤色工会”等革命政权组织和群众组织。会上还向群众散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中央告民众书》《出路在哪里》等文告。遵义的“干人”们在这里听到了革命的道理,懂得了红军是穷苦大众自己的队伍。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红军筹粮、为红军带路、主动报名参加红军。红军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1935年3月4日,党中央曾经在经堂内召开红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在会上作报告,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向红军指挥员剖析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分析了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的错误实质,并将遵义会议上对错误军事路线的批评扼要给大家作了传达。
  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时,在天主教堂一角还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战地救护棚。在娄山关和追击敌军战斗中负伤的胡耀邦、钟赤兵和孔宪权先后被送至这里接受治疗。多年后,已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还清楚地记得,“孔宪权害得我们一夜睡不着。他一直喊杀!杀!杀!这是红军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号时喊的口号。”这位睡梦中不忘杀敌的孔宪权,解放后担任了首任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
  解放后,天主教堂内的学堂曾作为“泽东图书馆”对外开放。后根据上级意见,将“泽东图书馆”改名为“遵义市图书馆”。认定为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后,图书馆迁出。
  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天主教堂)为文物保护单位,由遵义会议纪念馆管理。1983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修葺一新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1984年12月2日,邓小平题写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8个大字。为充分利用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内的建筑空间,学堂被辟为“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前夕,“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遵义会议陈列馆落成,辅助陈列馆从学堂迁出,在学堂复原陈列了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办公室和工作人员住室。
返回列表页
王老师
17785222130
返回顶部